生鱼片远销欧美,火锅鱼畅销国内……近年来,肇庆格外的重视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,将其作为促进三产融合、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,大力谋划建设预制菜产业集群,立足自身资源禀赋,抢抓产业高质量发展机遇,预制菜产业迈出了新步伐,取得了新成效。
一直以来,肇庆以丰富多样的农业渔业产品供应大湾区各大城市,并深受众多购买的人喜爱,如何把肇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?2021年,肇庆启动建设预制菜产业行动,2023年,出台了包括《肇庆市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在内的《肇庆市实施现代农业高水平发展“七大工程”三年(2023-2025年)行动“1+5”工作方案》等一系列扶持政策,同时,市财政每年还安排专项资金从“招商引资、科学技术研发、平台建设、融资补贴、人才培育、品牌打造”等方面扶持预制菜产业,成立肇庆预制菜产业联盟、肇庆预制菜原材料供应商联盟,安排新增专项债券资金2亿元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基础及配套设施工程。
作为粤港澳大湾区(肇庆高要)预制菜产业园的所在地,高要区也率先出台省内县区一级的《支持预制菜产业高水平发展九条措施》和《高要区预制菜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规划》,组建鼎顺预制菜产业基金,签订预制菜10亿元产业基金协议,为入园公司可以提供创业资金扶持。
肇庆市振业水产冷冻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养殖、收购、生产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,该公司生产加工的冻叉尾鮰鱼片、冻开背叉尾鮰鱼、冻罗非鱼片等鱼片产品远销美国、加拿大、欧盟等国家和地区。
受益于肇庆预制菜产业的迅速崛起,该公司乘势而上,紧紧把握发展机遇,进一步加大产品研制力度,推出烤鱼火锅、百香果罗氏虾、豉汁叉尾鱼块、免浆黑鱼片等预制菜产品,不仅畅销国内各大商超,还销往海外。
粤港澳大湾区(肇庆高要)预制菜产业园是肇庆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引擎,对肇庆预制菜产业的布局和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。为推动“一县一园、一县一品”建设,市委农办、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各地统筹考虑资源、环境和消费等因素,规划建设1个餐饮预制菜产业园区,确立本地1个重点主抓产品,集中力量打造特色优势产业,促进产业集聚发展。
目前,肇庆已基本形成每个县(市、区)都有一、两个主品的格局,如端州和鼎湖以裹蒸,高要以酸菜鱼、罗氏虾预制菜,四会以甘鬃鹅、澳洲淡水龙虾,广宁以肉鸽、竹笋,德庆以酸菜脯,封开以杏花鸡,怀集以玉米汁、皮蛋咸蛋,高新区以盆菜、自热火锅等为主打。
为加快推动产业园建设,肇庆还出台了《关于支持助力高要区加快建设“中国预制菜产业基地”行动方案》,以高标准规划建设园区基础设施。目前,大湾区水产品暨预制菜原材料交易中心项目已正式运营,其他基地建设也在顺利推进中。
在粤港澳大湾区(高要)预制菜产业园的带动下,广宁、封开、怀集、高新区等地也因地制宜推动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区,如广宁依托新领航肉鸽产业园和粤港澳大湾区“菜篮子”产品肇庆配送分中心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,封开围绕“皇上皇”腊制品和粤宏康中央厨房杏花鸡打造预制菜产业园,怀集在广佛肇(怀集)经济合作区打造以玉米罐头、饮料为主的产业园,高新区利用凤岗片区凝聚众多头部企业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。
抢占预制菜产业高地,在标准制定方面必须要有话语权。肇庆积极推动蒸烩煮、中业水产和菜篮子配送公司参与预制菜区域标准制定,支持中业水产参与编制预制菜酸菜鱼粤港澳大湾区标准、《预制菜感官评价规范》广东省预制菜区域标准,提高在预制菜产业的行业话语权,用标准为预制菜质量安全提供有力支撑。目前,中业水产参与制定的《预制菜 酸菜鱼》成功入选“湾区标准”。
此外,充分的利用农业产业基础,把预制菜作为重点特色产业来打造,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制造业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。目前,全市有按照预制菜新标准纳入统计范围的预制菜企业共计26家,涵盖肉类、水产品、蔬菜等深加工生产。
肇庆还推动一批经营规模大、实力强的预制菜企业申报认定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,目前已累计认定25家预制菜企业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。
人才是预制菜产业能否抢占高地的关键。为进一步壮大“粤菜师傅”高技能人才队伍,肇庆出台了《肇庆市推进“粤菜师傅”工程名厨名菜名店提升行动实施方案》,带动发展肇庆本土特色菜系,研发盐焗虾、天妇罗等12道罗氏沼虾预制菜产品。
目前,肇庆正加快推进一二三产融合,大力打造“小肇上菜”区域公共品牌,以文创方式做好预制菜宣传推广,加快预制菜融湾出海。2024年12月18日,粤港澳大湾区(肇庆—澳门)乡村振兴体验站在澳门揭牌,这是继此前在香港设立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振兴体验馆之后,肇庆市逐步推动港肇两地农业产业合作的有力举措。
经过多年的努力,肇庆预制菜知名度逐步提升,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。2023年,肇庆荣获“2023智造预制菜·新锐城市50强”第18名,高要区名列全国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县前10名,并荣膺“全国十大预制菜创新发展地区优秀案例”。包括振业水产“肇大侠”、同创水产“肇子龙”、乐从供销“乐供壹品”等一批预制菜企业新兴品牌也崭露头角。
据统计,2024年以来全市预制菜品牌获得“粤字号”品牌农产品荣誉称号的有9个,全市农产品出口备案企业(基地)达169家,年内新增备案企业(基地)31家,新增数量较去年增长22%。